印日军事再出新动作,印太格局变化微妙

日期:2018-11-02 / 人气: / 来源:盘古智库

10月27-29日,印度总理莫迪开启了对日本的访问。这是印日两国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建立后的第十三次会晤,也是自莫迪上台以来同日本首相安倍的第五次互访会晤。
 
访问中的行程安排,颇为惹眼。10月28日的行程,特别凸显两国领导人的私人互动,尤其是安倍在位于山梨县鸣泽村的自家别墅里款待莫迪,这是安倍首次邀请外国要人至自家别墅。显然,这部分也是日本方面的投桃报李之举。2017年9月安倍晋三访问印度时,莫迪当时也特意安排了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在古吉拉特邦举行了8公里公路表演和数万名当地民众的夹道欢迎,无疑令安倍印象深刻。
 
访问仪式上的热情贴心,实际上就已经意味着访问正式成果的丰硕。访问结束后发布的成果清单《印日在印太包含非洲的发展合作》中,将双方在广泛领域内的合作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合作之深、内容之广,在印日双边关系史上也是史无前例的。而随后发表的《印日愿景声明》,更是凸显出这一“特殊全球战略伙伴”的实质性战略内涵。
 
最重要的成果体现在两国携手推进印太战略的进展上。10月27日,印度外秘顾凯杰在新闻通风会上说,印太战略无疑是两国领导人重要的谈话内容,特别是讨论如何将这一愿景推进发展,如何向其他国家呈现这一愿景,以及如何能够采取具体步骤实现这一愿景。莫迪曾于2017年9月在推特上表示过,“我已经下定决心日印两国将领导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甚至世界走上和平和繁荣的道路。” 共同推进印太战略的实施是双方的战略黏合剂。
 
其中之一就是提升两国的军事防务合作,超越简单的军售买卖关系。继2015年日本正式加入美印的马拉巴尔海上军事演习,印度陆军和日本陆上自卫队将在11月1日开展为期两周的首次联合军演,实现了两国海陆空三军全覆盖的联合军演的合作机制。印度更是在继同美国签署《美印后勤保障协定》、同新加坡签署《印新海军合作协定》后,于2018年8月开始同日本谈判签订类似后勤保障的《相互提供物资与劳务协定》(Acquisitionand Cross-Servicing Agreement,简写为ACSA),以实现允许两国可以互相使用军事后勤基地的协议。虽然此次访问中尚未达成这一协定,但是印度海军和日本海上自卫队签署的另一个合作协定,则致力于两国海军在海域感知方面的信息交换。
 
印日在安全与防务政策的沟通上,存在着广泛的交流机制。2007年起两国就建立了外交部长的战略对话,2009年开始建立外交秘书+国防秘书的“2+2”对话机制,并于2010年7月2日举行首次对话。莫迪上台后,2014年双方将这一机制升级为副部级的“2+2”对话机制。除此之外,印日两国随后还相继建立了国防部长对话、国家安全顾问对话等机制。在此次访问中,两国将2+2磋商机制正式由副部长级提升为部长级。
 
另一个重要的进展则是在协力推进地区的互联互通建设,特别是在共同应对“一带一路”项目的问题上,双方存在着高度共识,为此2017年推出了共建“亚非增长走廊”文件。印度的“东进政策”与日本“高质量基础设施倡议”对接,双方在斯里兰卡、缅甸、孟加拉都在推动建设共同项目。在非洲,莫迪的“对非关系10条原则”与日本《内罗毕宣言》对接。在这次访问中,莫迪与安倍还决定建立“印日在亚非地区商业合作平台(Platform for Japan-India Business Cooperation in Asia-Africa Region)”,以提升两国在这一地区发展工业走廊和工业园网络。
 
与此同时,印日在经济发展战略对接上仍在不遗余力地推进。除了孟买至艾哈迈达巴德的高铁项目外,德里至孟买工业走廊、清奈至班加罗尔经济走廊以及印度东北部的互联互通工程都是日本支持印度经济发展的重大看点。在这次访问中,也有不少进展之处。
 
安倍称,印日正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无疑,这一方面离不开莫迪与安倍的私人交往和互动,另一方面则是他们都对亚洲的未来都感觉到不确定性,特别是对中国和美国将在亚洲扮演何种角色感觉不确定。如此,我们才看到了印度和日本都在大国关系中努力“左右逢源”。继2018年4月中印两国领导人在武汉实现了史无前例的非正式会晤后,10月安倍晋三对中国的访问,这是日本首相时隔7年正式访华,中日开始“化竞争为协调”。伴随着中日印三国之间分别进入“新时代”,一个更加微妙而平衡的地区格局正逐步形成。

作者:林民旺


Go To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