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防卫白皮书”看日本防卫政策动向

日期:2018-09-05 / 人气: / 来源:大众日报

8月28日,日本公布2018年度的“防卫白皮书”。我们可以发现近期日本防卫安全政策的几个特点。一是煽动外部威胁,制造紧张气氛。二是日本在发展军力上越来越主动进取。在军事力量建设上,日本不仅逐年加大投入,而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同时,日本在对外关系中使用军事力量或军事因素也不再遮遮掩掩,而是将安全合作打造成为日本外交的突破。
 
8月28日,日本公布了2018年度的“防卫白皮书”。“防卫白皮书”由日本防卫省编纂,主要介绍日本对周边安全环境的认知、日本安全所面临的课题以及日本正在和将要采取的安全政策等内容,是了解日本防卫政策的较为权威的资料来源。
 
1970年,日本第一期“防卫白皮书”发表。当时日本政府之所以决定用公开出版物来介绍其防卫政策,按照时任防卫厅长官中曾根康弘的说法,是要争取民众对防卫的理解和支持,因为当时日本国民对自卫队还有较强的不信任感与负面情绪。推出“防卫白皮书”,也是自卫队进行其形象建设的重要一环。
 
如今时过境迁,“防卫白皮书”的作用有所调整,从自卫队进行形象公关的工具,变成了煽动日本所面临的外部威胁、为日本扩张军力寻找借口和合理性的工具。
 
通过本年度“防卫白皮书”,我们可以发现近期日本防卫安全政策的几个特点。一是煽动外部威胁,制造紧张气氛。白皮书称日本周边安全环境中各种课题、不安全因素等更为显著、突出,严峻程度增强。针对已趋缓和的朝鲜半岛局势,白皮书仍不忘继续鼓吹朝鲜对日本是“史无前例且迫在眉睫的威胁”,强调日本对朝鲜的核及导弹威胁的认识并未改变,并将俄罗斯在日本周边军事活动趋于活跃等视为安全课题。对中国威胁的渲染与对中国发展军力意图的妄加揣测也是此期“防卫白皮书”的重要内容。白皮书对中国的常规军事活动及正当国防建设说三道四,其潜台词是中国军力的发展对美日主导的地区安全结构构成挑战,日本必须通过强化军备来应对。这反映了冷战思维在日本安全决策圈仍根深蒂固,部分日本精英层片面强调军备与意识形态差异,而未及时根据国际形势变化调整安全观念,必将陷入越发展军备越不安全的怪圈之中。
 
二是日本在发展军力上越来越主动进取。首先,在军事力量建设上,日本不仅逐年加大投入,而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安倍上台后,日本防卫费开始了逐渐上涨的进程,从6年前的4.6万亿日元,一直涨到现在的4.9万亿日元。虽然防卫费只是保持了连年小幅增长的态势,但考虑到2012年之前日本的防卫费连续多年下降,日本经济长期停滞等背景因素,其释放的扩充军备的信号很明确。日本在防卫力量建设上的针对性意味也较为明显。日本将中国发展视为挑战和威胁,在相关军力部署与装备上也瞄准中国。日本近期在引进新型装备上动作频频,如决定未来引进部署陆基宙斯盾系统、下水新型宙斯盾舰、装备新型F-35A战机等。在所谓的西南方向的防御上,日本也在通过在西南离岛部署沿岸监视队,成立陆上自卫队水陆机动团等举动,展示力量。
 
同时,随着2016年日本新安保法实施,日本在对外关系中使用军事力量或军事因素也不再遮遮掩掩,而是将安全合作打造成为日本外交的突破。
 
日本参加的双边及多边军演的数量、形式及内容均较以往有所突破,外交与安全对话(2+2)对象国的范围扩大,在对外援助中也将军事援助作为重要手段。近期有不少日本学者鼓吹日本应发展对敌打击能力。近年来,日本防卫战略思想的转变在推动日本防卫力量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不再完全相信日美安保体制,而是倾向于发展军力以自保,这也决定了日本的重新军备化将日渐增强,未来或有加速趋势。
 
周边国家有理由对日本增强军力的举动保持警惕。这是因为日本对于侵略战争的反省不够彻底,并不能完全排除未来军国主义流毒再次入侵日本的可能性。战后至今,极端保守势力在日本政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从来没有缺失,若有合适的土壤,其对日本国家发展方向的影响不可忽视。
 
此外,日本战后以来形成的对军事力量施加约束的机制有些已经不复存在,所谓的“文民统制”制度,也即文官统制正在面临一定的挑战。自卫队作为日本首相领导下的一支武装力量,暂不至于像战前军部那样出现“暴走”的失控态势。但近期日本国内也对自卫队未来走向表露出了一定的担忧。近10年来,经过一系列改革,自卫队中军职人员(即所谓的制服组)在决策体制中的作用不断上升,而传统上在决策中占据优势的文职人员(即所谓西装组)则失去优势地位。日本国内有声音认为,战后约束自卫队的文官统制制度结束了。国际社会乐见日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但日本若想确保自身安全,似不止强化军力这么简单,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改善地区安全环境,才是获取安全的正道。

作者:袁冲


Go To Top 回顶部